支援者在提供协助前,必须充分了解家属及照护者的心理。
照护者有两种压力
1、来自外界的压力
有些人一辈子都不知道照护为何物。向这些人抱怨照护的辛苦,他们也不会懂。照护者因此容易产生“没有任何人懂我的辛酸”的孤独感而罹患忧郁症,所以身边一定要有能理解照护者的人。参加类似照护者协会的团体,也是个好方法。
只动一张口,不帮忙、也不出钱的亲戚,似乎最具代表性的外界压力来源。除此之外,周遭的人,千万别让他人的态度成为压力的来源。
2、来自照护的压力
分为身体压力与精神压力两种。在生活上必须一对一、全程照护的居家照护者,很容易产生身体方面的压力,例如晚上帮忙换尿布而导致睡眠不足等。因此,提升照护技巧、善用专家的力量,利用短期疗养等服务来获得休息,是有必要的。
若被照护者是失智者初期患者,可能会因拒绝照护而产生精神压力。例如发现公公、婆婆罹患了失智症,丈夫却认为没有必要照护时,照护者就会产生精神压力。
体会照护者的心情
多数人都认为尽量让家人来照护长辈,才是好的照护。尽管这么做的成功例子的确不少,但并不代表完全是对的。
即使因照护而效果不错,也千万要记得若是照护者的身心状态过于疲惫,就绝对不可能达到原本的目的。
因此,照护者一定要维持健康,这么做也是为了被照护的长辈好。不论是受人之托进行照护,还是自己选择照护,居家照护者都得承受许多压力,身边的人一定要多体谅照护者,减轻他的负担。
照护者的心情是很复杂的。在长期持续进行居家照护的家庭,一旦家属决定送长辈进养护机构,即使这么做最轻松的会是照护者,他仍会挣扎“是不是该再撑一下?”当长辈住进养护机构后,又会开始烦恼“这么做真的正确吗?”
此时,至今为止没帮什么忙的亲戚,通常会为照护者高兴,告诉他“真是太好了”,但实际上,他们大多是为了能摆脱自己的罪恶感而感到开心。
照护者的心情,只有从事照护的人懂。先了解这点,再通过本章来思考该如何协助照护者吧!
照护时一场长期抗战。支援者应该努力说服照护者“有些事情只有家人做得到,有些则让其他人来做会更好”,让照护者与照护服务员分担工作。但若是老夫妻,就要特别留心,两人若是因为彼此中照护而有活下去的动力,就要注意不能拆散两人,最好能让两人一起进行照护。
他人的态度,会造成照护者的负担(案例)
1、问题已经解决,却还想向政府告状
假设被照护者与家属委托的日间托老所、或短期托养院之间,有过纠纷但已经解决,而这件事情传入了平日没那么亲近的亲戚耳中,此时亲戚若想一状告上政府,就会造成被照护者及家属的困扰,他们并不希望发生这种事。
亲戚之所以对业者义愤填膺,其实是出自于至今为止,什么也没做的补偿心态。有这种麻烦的亲戚,非但不能向他吐苦水,对照护者而言,还会形成很大的压力。
2、别吝惜说感谢
丈夫若请太太帮忙照护自己的父母,就一定要听太太发牢骚,并且多赞美她,效果将会直接回馈在自己的父母身上。毕竟媳妇就应该照护公婆的时代早就过去了,数落太太这种事情还用得着说嘛?肯定是不行的。
3、不造成压力的支援
当身边有正在进行居家照护的亲戚或朋友时,一定刚要时时提醒自己“身为局外人的我,是否造成了照护者的压力?”若说出“我可以来协助你”,但未提供实质协助,反而会加重照护者的压力,这单一定要谨记在心。旁人能做的最大协助,就是参加照护讲座或阅读照护书籍,做好从旁支援的准备。先从对照护产生兴趣,了解什么是好的照护开始吧!
发表评论:
请遵守《用户条款及隐私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