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养帮

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更便捷
安养帮小程序
服务号 微信扫一扫更多服务
安养帮服务号
咨询养老顾问
400-6060-215

凯健养老五院联动·城市记忆之弄堂里的小辰光

1

2

“笃笃笃,卖糖粥……”这熟悉的旋律,是否唤起了你童年的记忆?在上海凯健华展苑“城市记忆”活动现场,一群平均年龄85岁+的外公外婆,阿爷阿娘们,用他们的歌声和故事,带领我们穿越时空,回到那个充满弄堂气息的老上海。

3

沪语,作为上海独特的语言表达方式,不仅是人们日常生活的交流工具,更是这座城市历史与文化的活化石。随着89岁王奶奶和75岁吴阿姨用标准的沪语为我们唱出的童谣,在场的每一位80后、90后上海小囡,都不由自主地陷入了对儿时弄堂生活的深深怀念,脑海中闪过无数的美好瞬间。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沪语文化会在新一代中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扬。

从1955年第一张粮票发行开始,中国的经济进入了票证时代,直到1993年,那段日子浸润着一代人满满的回忆。85岁的薛奶奶回忆道:“我读书的时候,吃饭不仅要钱还要粮票,女生每月26斤4两,男生每月28-29斤……”在那个物资相对匮乏的年代,粮票不仅仅是购买粮食的凭证,更代表着一种生活方式。近年来,国货品牌逐渐崭露头角,在回忆过去生活的同时,薛奶奶还介绍了一款老牌国货护手霜——上海蛤蜊油,她说,以前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价廉物美。

89岁郑爷爷的故事,则将我们的视线带回到外滩——和平饭店和外白渡桥。和平饭店,不仅是外滩上最具代表性的建筑之一,更是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1956年,上海为解决涉外旅馆的不足,郑爷爷参与了“和平饭店”的改造,他言语间流露出的自豪与感慨,让人不禁对这座建筑背后的故事充满向往。而外白渡桥,其背后的历史变迁,更是反映了上海乃至中国近现代史的沧桑巨变。从曾经对国人收费的木质“威尔斯桥”,到如今的全钢结构铆接桥梁,年逾百岁的外白渡桥,它默默承载着城市的兴衰荣辱,也见证着上海的发展蜕变。

10

89岁郑爷爷

11

城市记忆,是时间的低语,是文化的传承。在上海凯健华展苑“城市记忆”活动中,我们感受到了沪语童谣的温暖与力量,也见证了老上海生活的点点滴滴。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愿这些记忆能够永远镌刻在我们的心中,成为我们前行路上的宝贵财富。

机构详情:凯健上海华展苑

全部评论(0条)

我要参与评论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请遵守《用户条款及隐私协议》
, 还没有安养帮账号,立即注册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