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看过去这4年,我和老伴是有福的!”
这是中国工程院院士郭重庆
对泰康之家养老生活的真切感受!
在泰康之家·申园开业8周年时
我们对郭重庆院士进行了专访
他“三赞”泰康之家养老社区
从中国式养老革命的更多思考中
感受到了长辈的人生智慧、养老理念
以及对养老行业未来发展的深度思考
今天,就让我们来聆听郭院士的教诲
解读他与泰康之家的不解情缘吧!
泰康居民金句:
“荷兰养老问题专家汉斯·贝克就养老机构建设提出了很重要的‘泛家庭化’的概念。入住申园四年多,我认为泰康之家·申园用管理和服务较好地体现了这个概念!”
“前几年全国老龄委有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现在失能老人就有4000万左右。这么多老人需要专业的养老机构护理,进一步说明了养老和托幼、教育、医疗一样是公共产品。”
——郭重庆
泰康之家·申园居民
郭重庆,91岁,陕西富平人,1957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退休前曾任同济大学教授。1995年5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曾从事工程设计与咨询工作40余年,曾担任30多项国家和部级重点建设项目的总设计师。1989年被建设部授予“中国工程设计大师”称号,所主持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项、部级科技进步奖五项,国家优秀设计金奖一项、银奖三项。2020年7月27日入住泰康之家·申园至今。
“现在回过头看这四年,我和老伴都觉得选择了申园是有福了。如果还像过去那样居家养老,定会焦头烂额。”
选择入住泰康之家·申园以前,郭院士曾经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担任主任,长期担任重要期刊《管理科学》主编。其中,曾担任重要期刊《管理世界》副总编的泰康保险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陈东升的一些关于养老的观点,让郭院士有了长期跟踪研究和不懈思考的动力。
2020年,《管理世界》期刊第4期发表了陈东升董事长的署名文章,题目是《长寿时代的理论与对策》。在文中,陈东升董事长特别指出:在长寿时代,随着人体的衰老,不可避免地出现相关健康问题,带病生存成为常态,健康将成为个体关注的第一要素和最宝贵财富。
这一论断让郭院士眼前一亮,他发现文章用详实的数据资料系统地阐述了长寿时代的特征和形成,并较为全面地论证了长寿时代对社会的经济模式、产业结构及各个方面造成影响。基于对陈东升董事长相关理念主张的欣赏与钦佩,郭院士进一步坚定了在泰康之家进行机构养老的信心和决心。
在上海院士活动中心工作人员的组织下,郭院士和老伴在2019年参观了位于上海的泰康之家·申园。参观后,老伴一句“就这里了,哪也不去了”就此打开了二老的享老大门。
郭院士和爱人在申园家中合影
而回忆起当初自己对泰康进军养老产业的欣赏,郭院士表示,泰康作为国内知名的险资企业,长期深耕保险领域,可以说在自己的“舒适区”内积累下了丰富的经验。后来又决定深耕养老服务领域则是由虚拟走向了实体,能迈出这一步并一直保持领先者的地位实为不易,也是很值得赞赏的。因为它是在丰富养老作为一种公共产品的供给类型。
“医养融合是四个字,最重要的还是‘医’这一个字。机构养老没有一个能解决常规看病、抓药的医院是不行的!”
谈到机构养老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郭院士说,许多老年人在经历手术后,需要长期专业的康复治疗来恢复身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而泰康之家能以此捕捉到医养融合的关键可谓是抓住了养老服务中的“牛鼻子”。目前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之间的衔接往往不够紧密,导致老年人在康复过程中面临诸多不便。因此,在养老机构内配建康复医院迫在眉睫,能够为老年人提供及时、连续的康复服务,满足他们的健康需求。申园有了康复医院可以说是缓解了很多老年人现实生活中“看病难”的问题。
上海泰康申园康复医院
郭院士认为,社区内的上海泰康申园康复医院也是让他最满意的服务内容之一。现在他和老伴身体有任何不适,都可以不到10分钟去“家门口”的医院挂号、看病、拿药,这样的养老机构其实是很难找到的。如果还像过去住在虹口的老家,去周边的三甲医院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才能排上号、看到医生。
除了医疗,郭院士还说,申园康复医院作为一家以康复医学为重点学科建设的医疗机构,在康复上下大气力是对的。多年前郭院士曾和中国工程院院士闻玉梅以及华东医院的院长共同向中央提出建议,要考虑养老机构建设中的“医养融合”问题。然而现在再回头看,养老机构建设已经不止是一个医养融合的问题,如何让长者接受到优质的康复服务、护理服务以及现在热议的安宁疗护、生命关怀等,都是要考虑到的,因为它贯穿长者的全生命周期。
申园成立5周年,郭院士和陈东升董事长在论坛活动上亲切合影
在专访中,郭院士特别强调康复对养老机构内老年人的重要意义。他说,老年人常患有多种慢性疾病,尤其是心脑血管疾病,依旧易发多发。一旦长者中风了、溶栓了,在救治过后的相当长时间里,面临着语言沟通障碍、肌体力量薄弱等很现实的问题。而如果选择居家养老,在康复这一块是很难满足有这类需求长辈解决现实问题的。
对于泰康还发展出了安宁疗护、生命关怀服务,郭院士同样给予了认可。他认为,生命关怀服务的提出,出发点其实是解决子女的一种家庭负担。对于一些子女在外地的家庭,安宁疗护、生命关怀可以让长者走得安详,让子女能更好地投身到自己的事业中去,把对父母的悼念转化成自己人生奋斗的动力。他还说,自己和老伴在思想上很前卫,入住申园之初,就购买了泰康的生命关怀服务,并告知了自己的孩子,表示这样做“他们也不用手忙脚乱,分散精力!”
上海泰康申园康复医院
“每次看到申园小伙伴热情地问候我们、为我们排忧解难,我都觉得这就是我的家人!”
郭院士提到,诞生于2012年的荷兰生命公寓是世界上第一个酒店式养老项目,其创始人、荷兰著名养老问题专家汉斯·贝克教授曾经将“泛家庭化”作为荷兰生命公寓运营的核心理念之一。在这一理念下,老年人得以被充分关注和关怀,有了胜似家人、熟人般的社交网络。汉斯·贝克教授认为,孤独感和被遗弃感是很多老年人产生抑郁的根源。为此,在荷兰的生命公寓,每位老年人都要被视作是家庭的一员,每天都处于被关心和关注中。由此也就能激发公寓里很多老年学会了关心和关注其他人。
泰康之家·申园里的“家”标识
泰康之家以“家”定位自己的养老连锁机构,走进申园,处处可见“家”的标识,管家等园区员工对在住居民统一称呼“叔叔”或“阿姨”。住在泰康之家·申园四年之久,郭院士越来越感到,这些都是为了让居民更有归属感。
当然,申园居民们通过亲身感受到的温馨服务所感知到的泰康之家“家”的含金量,要远比形式上每天看到的“家”字标识要更真切。
申园社区为郭院士举办生日会
“邻居”梁叔叔的生活体验很好地印证了郭院士对泰康之家以“泛家庭化”理念夯实自身服务根基的判断。虽然在申园生活的时间没有郭院士那么长,但83岁的梁叔叔感慨地说,入住一年来印象最深的,就是申园的员工特别拿他们当家人,对自己或老伴的提出的服务事项,从来都是有问必答、有求必应。
有一天深夜凌晨3点,熟睡中的梁叔叔突然听到自己家在淌水。他见状,赶忙拨打电话给前台,前台闻讯后当即通知了值班的工程维修师傅,师傅们赶到梁叔叔的房间后,发现是下水管道出了问题。经过不到1小时的抢修,水管终于恢复正常。为了让叔叔能尽快休息好,前台还紧急通知园区的保洁人员来叔叔房中将积水打扫干净,并做了消毒。梁叔叔说,经过当晚不到1小时的作业,自己房厅内又恢复正常,他和老伴得以继续休息。
事情虽然已经过去了许久,但是至今还能让梁叔叔记忆犹新。何以如此?这正是郭院士所说的,泰康之家引入“泛家庭化”服务理念后让居民感受到了被重视、被关怀的结果。
郭院士参加论坛活动
专访最后,在谈到未来中国长者要如何更新养老观念时,郭院士表示,这要有一个过程。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子女不愿意把父母送到养老机构的观点依旧有一定影响,不是一天两天就能消化掉的。因此,一方面要继续优化服务内容,另一方面要通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在可及性上下功夫,让更多家庭不仅愿意还能承受得起机构养老的服务。
“四年前国家做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数为2.62人,说明我们国家的家庭规模在不断萎缩,间接地说明老龄化的速度在加快。”在这样的背景下,郭院士建议,要继续加速探索适合中国社会发展现况的养老模式,引入荷兰生命公寓的“泛家庭化”养老服务理念就是个好的开端,要坚持下去。
“机构养老还要普及”
这是郭院士入住泰康之家·申园
4年来的新思考
在推进中国式养老革命上
泰康之家正逢其时
以社会化来达到服务的可及性
伴随郭院士的启迪
面向未来
我们还会探寻到更多答案……
发表评论:
请遵守《用户条款及隐私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