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句俗语说道:
“千金难买老来瘦”
可是,“老来瘦”就是真的好吗?
如果有一天
您突然发现自己拧不开瓶盖
走路变得缓慢且容易跌倒
体态消瘦又提不起力气
这可不是什么好事
您的肌肉可能在悄悄地流失
甚至患上了“肌肉减少症”
太保家园特推出
教您吃出健康!
诚邀老年营养顾问——孙建琴教授
分享“肌少症”的饮食小知识
↓↓↓
孙建琴
老年营养顾问
· 中国营养学会常务理事,老年营养分会前任主委
·国家卫健委营养标准专家委员会委员
·中国特医食品与保健食品评审专家
·中国科协首席老年营养科学传播专家
·孙教授目前与太保家园团队合作建立“养老社区营养管理服务体系”,涵盖营养膳食设计与制作服务标准,制定长者营养状况评估、监测与跟踪管理办法,多学科联合查房等事项。
本期带大家一同去探究
01
什么是肌少症
孙教授说
肌肉减少症又称肌少症,是一种进行性全身性骨骼肌疾病,主要表现为骨骼肌量减少、伴随肌肉力量减少和功能丢失。
据统计,在60-70岁的老年人中,肌少症的发病率为5%-13%;80岁以上的老年人发病率则高达11%-50%。“肌少症”作为一种与年龄增长密切相关的综合征,其症状轻微时往往被忽视,而一旦症状明显,则可能意味着肌肉结构和功能已经发生了显著改变。
根据病因,肌少症可以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
肌少症会增加老年人跌倒、虚弱、失能的风险,严重的可导致不良的临床结局,使并发症和死亡风险增加,同时带来高昂的医疗花费和经济负担。所以,充分认识肌少症并开展积极防治,对改善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降低疾病负担具有重要意义。
02
肌少症的筛查评估与诊断
孙教授说
判断是否有肌少症,不是靠肉眼判断胖瘦,而是有一套系统的检查方法和专门的仪器来判断肌肉量与肌肉质量,进行综合的判断。当然也有简单的自测方法可以大致判断是否有肌少症!
当然除了专业医疗机构的评判标准,自测也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如果总分低于4分,表示没有肌少症风险。如果总分达到或超过4分,表示存在肌少症风险,建议可以找专业医疗机构进行进一步检查。
03
肌少症的干预措施
目前,市面上尚缺乏成熟的治疗肌少症的药物,在肌少症的干预措施中,营养支持是基础,运动干预是关键,两者相结合对防治肌少症将发挥更强的作用。
重视膳食营养,避免高脂、高糖饮食,保证每日能量摄入充足,同时注意以下两点补充:
以太保家园成都社区营养午餐举例,一餐的蛋白质含量就有50g,同时还含有多种长者身体需要的膳食纤维、维生素和其他微量元素,科学化的营养管理,为入住的“肌少症”长者提供有效的营养支持,同时调和食物的色、香、味、形、器,日常餐饮保证蛋白质营养摄入!
(营养午餐对应营养素成分表)
运动对肌肉肌量、力量和功能有相当积极的作用,长者在生活中要避免绝对静养或久坐不动,合理锻炼,循序渐进,以不感觉劳累为主。
太保家园配套健康管理中心、水疗中心,围绕营养、运动、睡眠、心理等多个纬度,为社区有肌少症风险的长者提供物理辅助治疗。
除了营养与运动,长者也要积极控制慢性病,慢性疾病往往伴发炎症反应及蛋白质分解代谢增强。有效控制慢性疾病、遵医嘱进行药物治疗,可减轻机体的炎症反应,对于保持肌肉容量,维持肌力和肌肉功能都有重要作用。
发表评论:
请遵守《用户条款及隐私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