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养帮

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更便捷
安养帮小程序
服务号 微信扫一扫更多服务
安养帮服务号
咨询养老顾问
400-6060-215

儿孙支持父母住养老机构!87岁爷爷:“我老伴如今能走路,都是泰康之家医养融合的功劳!”

从只能坐轮椅到独立行走

泰康之家“1+N”多学科照护团队

在葛广成叔叔和卢敏阿姨眼中

是专业、尊重、体贴的代言词

入住仅一年半

这对八旬夫妇就对他们口中

共度晚年生活的第二个家赞不绝口

种草了卢敏阿姨的91岁姐姐

来短期体验入住

20多天就手写十余封感谢信

夸赞住在这里比家里还幸福

让三位长辈都忍不住点赞的养老社区

究竟有什么不同之处?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

走进他们眼中的泰康之家吧!

泰康居民金句:

孩子们问我们愿不愿意来,我们给了肯定的回答——愿意!在这里,我们找到了人生中的第二个

我非常感动,像这样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而为病人排忧解难的医生,值得我们信赖和尊重。

——葛广成叔叔和卢敏阿姨

泰康之家·吴园居民

3

01.

从青葱年华到步履蹒跚

87岁的他×85岁的她

泰康之家是他们的第二个

十里秦淮,满巷梧桐。1960年,在充满浓厚学术氛围的南京师范学院(现南京师范大学),23岁的葛广成叔叔和21岁的卢敏阿姨初次相遇,命运的红绳将两人紧紧系牢。大学毕业后,两人留校工作。数十年后,两人在南京师范大学分别从工作岗位上退休。彼时,两人已经是桃李满天下的退休教师,也是相濡以沫的知心家人。而泰康之家·吴园,则是子女帮助已经年过八十的他们找到的共度晚年生活的第二个

4

葛叔叔和卢阿姨在吴园社区二期观赏风景

提起葛叔叔,卢敏阿姨在她的自述中说:他啊,可能是性格的原因,比较按部就班,生活很有规律的。而葛叔叔眼中的卢阿姨,则是一个活跃,做什么事情都要做到最好的,受到学生尊敬的人民教师。也正是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在日复一日的辛勤工作与劳动中,卢阿姨逐渐患上了神经衰弱与风湿性关节炎的老毛病。

“1998年我先退休,卢老师比我晚一年。退休后我们两人就住在学校分配的新房里,这栋房子最大的缺点就是没有电梯。我们住在四楼,刚开始每天爬上爬下的还能锻炼身体。但是随着年龄的增大,我们两个人,特别是卢老师每天上下楼很有压力。

葛叔叔的回忆中,孩子们即使身在上海工作,但每周末总会准时来到南京陪伴父母。久而久之,细心的孩子们发现父母居住在没有电梯的房子很不便,便张罗着为他们购置了一套位于长江边上的花园式小区电梯房,用于老两口享受晚年生活。

5

葛叔叔和卢阿姨参加社区集体活动

在新房内,葛叔叔和卢阿姨度过了一段幸福愉快的时光。但很快,葛叔叔又发现了这套房子最不方便的地方——就医难。卢老师因为双膝关节炎的问题,先后住过几次省中医院。这里离医院很远,每次我给她送饭坐公交最快也要30分钟,一天来回两趟我的身体也扛不住。葛叔叔回忆着,卢老师出院后,每月还要请中医来家里为她按摩上药,从路费到药费再到治疗费也是一笔不小的支出。

看着为就医来回奔波的父母,葛叔叔与卢阿姨的子女又动起了别的心思。他们带着葛叔叔考察了南京本地的养老机构,但由于这些养老机构都没有社区内配套的康复医院,就医依旧不方便,葛叔叔的子女们最终没有选择这些机构,而是将目光放到了如何帮父母寻找一家将医养深度融合的养老社区上。

6

苏州泰康吴园康复医院

终于,在2023年的春节,他们找到了泰康之家,在春节结束后,葛叔叔的女儿就带着叔叔在泰康之家·苏园销售人员的陪同下,前往杭州大清谷参观。

由于大清谷的护理房间当时已经住满,他们便又来到位于苏州的吴园参观。吴园坐落在阳澄湖畔,环境很好很安静,而且有自己的康复医院和专业的护理团队。葛叔叔十分满意,孩子们问我们愿不愿意来,我们给了肯定的回答——愿意!

7

葛叔叔卢阿姨与子女在吴园的合照

就这样,在子女们的支持下,葛叔叔和卢阿姨在2023年的225日正式入住泰康之家·吴园护理公寓12A区,找到了人生中的第二个

02.

00后孙女对于爷爷奶奶入住养老机构

第一时间表示接受和支持

91岁姐姐体验入住后送上十余封感谢信

直言住在这比住在家里还幸福

葛叔叔的孙女00年出生,现在24岁,本科就读于南加利福尼亚大学。孙女从小由葛叔叔卢阿姨抚养长大,对于爷爷奶奶的感情很是深厚。一开始听到爸妈要把爷爷奶奶送到养老机构,孙女并没有抵触、恼火,大家都没想到,了解过国外养老模式的她在第一时间就表示了接受和支持。

去年暑期回国,孙女立马到吴园看望二老,看完感叹道:吴园环境非常好,真是阳澄湖旁边的养老胜地。看到了这里的医护团队和服务团队对于长辈们的热心专业的照顾,我这颗悬着的心完全放下了,爷爷奶奶能够在吴园养老,我很高兴也很安心。葛叔叔说,她那次参观后,不停地叮嘱我俩要在吴园安心休养,好好享老!我们听到后,感慨孩子真的长大了,感受到她那份赤诚孝心,非常欣慰。

8

卢敏阿姨的学生来吴园社区探望

后来,葛叔叔和卢阿姨的家属以及曾经的学生们都先后来到吴园社区探望,并且都为二老能够找到如此集现代化设施与专业康复医疗于一体、环境优美的养老机构享受晚年生活而开心和放心。

上图:卢敏阿姨(左)与姐姐卢明阿姨(右)在吴园社区

下图:卢明阿姨在社区体验入住留影

其中,卢敏阿姨91岁的姐姐卢明阿姨从西安专程来吴园看望,并在吴园社区体验入住了20多天。202310月,泰康之家·吴园社区护理公寓收到了卢明阿姨的十余封感谢信,答谢入住这段期间对她悉心照顾的护理伙伴们。

卢明阿姨赠予泰康之家·吴园社区的十余封感谢信

信中,卢明阿姨亲切地称呼每位护理伙伴都是有爱心的人,对护理公寓伙伴们组织的各项益智活动提出了高度表扬,止不住地夸赞老年人住在这里,比住在家里还幸福!

03.

从只能坐轮椅到独立行走

泰康之家深度医养融合模式

让我看到人与人之间的尊重与爱护

如今的葛叔叔和卢阿姨,每天过着规律的生活。早晨起来吃完早饭后,护理公寓的护理师便推着卢阿姨前往康复医院的中医理疗室做针、艾灸理疗,结束后葛叔叔会带着阿姨前往四季花厅弹会钢琴。下午固定的康复治疗后,卢阿姨会跟着专业的康复治疗师进行适量的运动,绕着康复大厅自己走上一圈活动腿脚。晚上则是葛叔叔的休闲时间,电视新闻是每天必不可少要收看的,然后两人一起看看之前的革命老片。

卢阿姨在社区迎来了自己的生日

对现在的生活,葛叔叔表示很满意,认为卢阿姨的身体状况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之前在南京住院,医生给卢老师下了诊断,说以后她就只能坐在轮椅上了。来到吴园,经过中西医结合的治疗,卢老师现在已经能够在康复治疗师陈苏苏的陪同下,站起来自己走上一大圈了。

15

葛叔叔和卢阿姨在社区过端午节

看着卢阿姨在走廊上慢慢踱步的背影,葛叔叔眼底里满是欢喜动容,为自己的爱人身上所发生的积极变化而感到高兴。他激动地说:卢老师的身体能够变好,都是你们医院的医生、护士和康复治疗师的功劳,也是吴园医养深度融合的功劳!

除了医院的医生护士,在提起护理公寓的伙伴时,葛叔叔眼里也是止不住的认可与赞赏。每天早上看着他们忙着照顾长辈,有的早餐都来不及吃就要帮我送卢老师去理疗。我心里实在是过意不去,所以一般我都会选择自己推着卢老师去理疗,不麻烦他们。

在葛叔叔和卢阿姨身上,依旧保持着曾经身为教师的仁慈与爱心,坚持人与人之间互相关照互相理解,这才是能让生活更加美好的秘诀。而这种属于家人般的互相惦记与关爱,也是他们如今坚定选择吴园的原因。

16

葛叔叔和卢阿姨手工制作的教师节礼物

谈起印象深刻的暖心瞬间,葛叔叔滔滔不绝。我虽然只是带着卢老师来康复治疗,但我作为家属也是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医院所有医生和护士对于我们的尊重和体贴。

前段时间,葛叔叔来社区之后检查出来肺气肿。住院后,葛叔叔的病床医生王道均专门联系了外院来康复医院坐诊的呼吸内科专家曾大雄给叔叔做了深入检查。经过王医生和社区医院内科主任的会诊研究,他们建议葛叔叔最好是去外院再用专业的设备做一次肺气肿检查。

当时王医生和我商量,我同意了,但我心里是打退堂鼓的。毕竟我年龄大了,在这里又人生地不熟。到了医院可怎么办?这个时候王医生可能是看出了我的担忧,就主动提出说他明天休息,可以带我去医院检查。我当时以为他把我送到医院后就会回家,但是抵达医院后,他又陪着我挂号就诊取药,直到把我送上返回社区的车上才离开。王医生从早上8点多陪我到中午11点多,我非常感动,像这样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而为病人排忧解难的医生,值得我们信赖和尊重。

跨越时光的洪流,如今87岁的葛叔叔和85岁的卢阿姨,正携手在阳澄湖畔的泰康之家·吴园社区共度医养深度融合保障下的健康生活。而未来,泰康之家“1+N”多学科照护团队将继续提供专业服务,用全方位照护服务唤醒更多深藏在长辈生活中的蓬勃生命活力,让爱呵护长辈们更健康的长寿生活。

机构详情:泰康之家·吴园

全部评论(0条)

我要参与评论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请遵守《用户条款及隐私协议》
, 还没有安养帮账号,立即注册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