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理想的养老方式有多少种可能?随着养老人群与养老观念的不断变化,中国家庭对专业化、系统化的养老服务需求越来越高。恭和家园在北京市政府指导下,以首创的集中式居家康养社区,开启北京养老新模式。北京广播电视台《老年之友》——<养老新模式>的访谈栏目,特邀北京京城恭和家园养老服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菲女士,对恭和家园模式的创新与探索之路进行解读,并把对康养生活的思索娓娓道来。我们以访谈的形式将恭和家园模式下的品质康养与美好生活方式进行归纳整理,愿与更多关注和向往恭和家园的家人朋友共同分享。
Q1.《老年之友》:随着老龄化形势的加剧,养老已经成为当下国人热议的热点话题,也是每个人必须要面对的现实问题,那么当前中国相对较成熟的养老方式有哪几种?
A/王菲:
“养老方式,是每个家庭的关注焦点。目前我国养老模式主要分为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三种。
居家养老就是我们传统意义上的在自己家里养老,主要由儿女或者保姆提供照顾;社区养老是依托社区的力量,使得老人在不离开自己熟悉的社区的情况下,能够解决临时托养或者暂时性养老服务的需求;机构养老,是长辈进入到专业的养老机构,去享受全天候、专业的养老服务,比如我们平常所说的养老院、旅居养老、CCRC等等。
这三种养老模式各有利弊,同时也满足了不同家庭、不同程度的养老需求。但这三种模式之外,我们发现依然有很多家庭的养老需求无法得到充分满足。乐成深耕养老15年,希望为中国的养老行业找到一种创新模式的有力补充,于是在2017年,在北京市政府的支持指导下,双桥恭和家园作为北京市首个集中式(产权式)居家养老社区模式,首次向市场推出,它在全国范围内同样是首创。”
Q2.《老年之友》:您刚才提到的几种养老方式各有特点,能否简单介绍下恭和家园这种集中式居家养老社区模式?
A/王菲:
“如果用一句话概括集中式居家养老社区,就是“有服务有产权的家”。恭和家园通过这种“产权+服务”的模式,可以让长辈住在自己家中,通过社区配备的专业医养服务设施和专业服务团队,享受一站式全生命周期的居家养老服务。
这种模式“以房屋居所为基础、以医养康养服务为核心、以品质生活提升为目标”,恭和家园将三者有机结合起来,形成有中国特色,满足中国家庭养老需求的产品模式。”
Q3.《老年之友》:这种模式和社区(产品)设计的初衷是什么?与其他养老方式相比,主要解决长辈们哪些方面的养老需求呢(优势)?
A/王菲:
“集中式居家养老社区模式产生的初衷,是我们想要创造一种真正适合中国人、适合中国家庭的养老生活。“家”这个概念,对中国人来说,真的是厚重而富有深意的。几千年传统文化的沉积和乡土文化的影响,中国的老人对土地、对房产有着很深的情结:我们一定要在自己的家里生活,只有在自己的房子里,才觉得有归属感。而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对专业服务及品质生活的要求也不断提高。我们看到并理解了他们的需求,并针对这种需求做了探索和尝试,最终形成这样一种“自己的房子”+“专业的服务”的新型养老模式。从市场的反馈看,老人和子女对此都是特别认可的。
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个模式也有效的解决了养老行业投资端资产重的问题。通过破解民营资本流动性问题,让企业可以轻装上阵,专注在服务品质和持续的运营能力上,为广大老年人提供高品质且负担得起的养老服务。在这个过程中,北京市各级政府也给予我们大力的支持和指导。”
Q4.《老年之友》:乐成在北京市政府及各部门单位的支持领导下,去实践北京城市养老新模式的创新补充,在这个实践的过程中有哪些经验和感受?
A/王菲:“集中式居家养老社区是北京市城市养老产业的模式创新,乐成养老非常荣幸参与其中。既然是新模式一定要用创新思路去实践,对运营方综合性项目统筹能力、资源整合能力和专业运营能力都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产权模式的养老社区更加要关注 “专业服务的永续运营”,运营方必须以“长期主义”来设计落实运营服务。这就要求运营方既要有专业实力,也要有承担社会责任的意愿和决心。
乐成深耕一老一小民生事业25年,其中我们专注养老领域15年,可以说是中国养老行业的“匠人”和“先行者”。因为我们更懂老人,懂老人的子女,所以,乐成去创新设计和研发出最符合中国长辈和子女需求的产品。这些年,很多抱着投机心态、想赚快钱的企业入场又离场,但乐成始终在坚持做养老,没有一点理想主义,没有对老人的情怀和爱,是很难坚持的。在这一点上,乐成与政府的要求是完全契合的。
在恭和家园整个创新模式的推进过程中,我们不负众望把这样的一个项目做成了北京践行城市养老产业的一个试点模式。但双桥恭和家园作为首个试点社区,没有经验可以遵循借鉴,简单粗暴地照搬照抄国外先进的理念也是行不通的,这种模式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有到精的打磨实践,目前看还是比较成功的。我们产品和服务能力的提升,也在反哺这个市场,让这些客户发生了新的认知和改变:很多老人的养老观念从“抗拒”到“接受”,从“没有养老概念”向“未雨绸缪”、“寻求高品质养老服务”转变。这也是整个养老产业持续优化创新背景下带来的良性影响。
做养老,尤其是居家养老,特别需要匠人心态。什么是匠人心态?是精雕细琢,是做百年之事,是对这个事业的责任与爱。在恭和家园做“适老化”设计,绝不仅仅是安一个扶手、一个呼叫铃这么简单,它需要建立在对老人生活场景的了解和熟悉之上进行设计考量和演绎。用工匠精神做养老,不仅仅是要把房子建得美,更重要的是,要把它做得包容、温暖,能容纳下真实的生活。
以爱发心,持续创新,乐人达己。这是恭和家园乃至整个乐成产品系实践过程中,始终不忘的初心和信念。”
Q5.《老年之友》:恭和家园这种产权式居家养老模式确实解决了长辈们的养老需求,那么作为北京新养老方式,第一个试点社区目前的运营情况是怎样的?
A/王菲:
“双桥恭和家园2017年11月交付使用,入住率和满意度双高。2020年12月,双桥恭和家园成功通过五星级养老服务质量星级评定。”
Q6.《老年之友》:在这样的社区居住可以享受到哪些服务?能否简要介绍下?
A/王菲:
“恭和家园希望为长辈提供一站式全生命周期的居家服务,包含“住、食、康、医、养、乐、创”七养一体康养服务内容。
“医养结合”是乐成养老运营服务的特色之一 ,我们的长辈经常会患有三到五种,甚至近十种慢性病,他们对医疗的需求是长期的、多学科的、全方位的。恭和家园配置有专业的医疗机构,长辈身体出现小问题时,在家门口就把病看了,而且能走医保支付,也不用排长队;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责任医生和健康管家,会定期入户看诊、回访,提供日常的健康管理服务和线上、线下健康教育及指导。他们对老人的健康情况非常了解,一旦长辈出现紧急状况,7×24小时的医疗值班可以立刻对紧急呼叫进行响应,除了协助拨打120,也可以根据需要提供陪同就医服务,以便及时、准确地把长辈病情同转诊医院交代清楚。
另外,中国老人的用药风险特别高,吃药主要看说明书,有时候该吃的药不吃,不该吃的药乱吃,而且一吃起来很少更改,非常容易因不合理用药导致不良事件发生。比如,有老人将两种相同成分的降压药一起吃,有的人把治疗作用相反的中、西药混用,甚至有老人在坚持服用重要的抗凝药时,没能有效规避严重影响药效的食物等等。这时候特别需要有责任心的医生帮助长辈做用药指导。另外责任医护还会定期为长辈监测生命体征,并给予健康教育,耐心提醒长辈什么时候应该做什么检查,有家族疾病要做什么样的预防,根据体质建议更适宜进行什么样的运动锻炼等;同时社区还配有专职高级营养师,长辈应该吃什么、怎样吃最健康,都有专业的指导方案。这些体系化的解决方案,构成了老人健康能力的保障基石,也保证了长辈的身体功能的可持续状态。
除了在运营服务空间内享受服务之外,长辈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医护等服务团队开展上门服务。”
Q7.《老年之友》:长辈们的生活状态和之前的居住方式相比有了哪些明显变化和改善?
A/王菲:
“除了我刚才提到的医养结合,长辈可以在这里持续改善身体的健康状态之外,我们还给予他们情感和精神上的满足。退休后时间空置下来,长辈们在精神上的需求,甚至比年轻人还要大,只有情感和精神上得到了持续的照料和满足,他们才有可能生活得更健康、快乐。是不是有和谐的人际关系、能不能被认可、是不是被关注、能不能时刻感受到理解和关怀,都是至关重要的。
所以除了基础物质保障之外,我们在双桥恭和家园更关注长辈情感和精神需求的满足。通过引入专业的G.O团队,组织绘画、茶艺、戏剧、音乐、舞蹈等社群,让有同样爱好的人结成小群体,让老人参与其中、乐在其中,既增长了技能,也增进了情感和关系的联结。我们成立了美好生活设计会,让长辈参与到社区生活的设计与运营中,老人的生活热情被点燃和激发了,长辈的身心状态都有了较大程度的提升。”
Q8.《老年之友》:根据您介绍的长辈的生活状态和情况,能看出专业的养老服务对于这种养老方式的支撑是极其重要的,这些服务内容是在设计之初就确定的,还是会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完善?
A/王菲:
“好的服务一定是随着客户需求不断迭代的。一方面我们基于15年的运营实践,通过对长辈需求的理解和洞察,提前设计了全生命周期的一站式康养服务产品体系,同时,长辈入住家园之后,随着年龄和身体状况的变化,以及在生活的点滴中不断衍生出的更多新需求,我们的服务内容也在实践中日趋完善。我们相信,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不断提升自己的服务标准和要求是我们唯一不变的信仰和追求。”
Q9.《老年之友》:恭和家园社区如果实现这样一套生态化高品质的康养社区生活,需要什么样的人员岗位配置才能完成日常社区的运营服务?您觉得其中哪些岗位起到最核心的职责和作用?
A/王菲:
“恭和家园的服务是整合式的七养一体服务体系,必然要求有多维度、多专业人才进行支撑和保障。而这些专业人才又不是各自为战的,必须进行系统性整合,才能发挥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因此,我们创新性的以“恭和大医生”为主导,组建医生、护士、护理员、社工、营养师、厨师、康复师、G.O、生活管家、工程人员、保安、保洁等多学科、跨专业服务团队,构建全生命周期的康养服务体系。通过为长辈持续进行健康管理指导,协助规划健康生活方式,从而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和生命价值。所以比起各部门的专业性,真正有价值的点恰恰在于各部门的有机协同和整合,而这些正是代表一个企业养老运营能力高低的关键。”
Q10.《老年之友》:除服务之外,您刚才提到了恭和家园成立了美好生活设计会,让长辈参与进社区生活的共建之中,这是一次创新的社区运营实践,这个模式是如何成型的?
A/王菲:
“美好生活设计会的成立属于一次创新尝试。我们了解老人,相信他们身上创造的力量,我们希望长辈在这里不只是被服务者,而是以主人的身份,参与到社区公约制定、社区发展规划的讨论中来。我们通过社区文化的营造来带动生活,通过有序引导,调动每一位长辈的积极性,把他们的兴趣爱好与智慧能量释放出来。
美好生活设计会正式成立后,家园开展了一系列非常精彩的文艺汇演、艺术周、戏剧演出等活动,同时还共创了一首属于家园自己的主题曲《美好家园》,并且拍摄了一部MV,这些都是我们和长辈们一起共同筹备和组织的。在这个过程中,每位长辈的能量都被激活,我们一起把家园“共建”起来,凝聚群体的智慧进行“共创”,把社区“共治”好,大家再“共享”美好生活。一方面,参与社区生活,可以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价值,另一方面,这种家文化和邻里文化,也会反作用到长辈日常的生活中。”
Q11.
《老年之友》:说到这里,相信大家对恭和家园这种新型的养老方式有了一定了解,您刚才一直在说产权归自己,那么购买这种产权养老公寓有什么条件?房子以后可以买卖或继承吗?
A/王菲:
“只要拥有北京市购房资格,也就是只要具有北京市户籍,或者外地户籍连续60个月纳税或社保即可购买恭和家园的房产。产权可以继承,也可以出租和转售,但购买者95%产权部分在出租、转售过程中仍必须签订相关产权共有协议,产权由乐成运营方与符合条件的购买者按份共有(按5%、95%份额共有),共有人之间依据《物权法》达成该居室仅用作养老服务用途的协议约定。
我们约定入住恭和家园的住户中,至少有一位年龄在60周岁以上,并经评估后建立信息档案,报民政局备案。也就是说,今后房屋想要转让或出租,必须要经过审核,确保入住的是60周岁以上的老人。这也就保证了社区养老性质的纯粹性,规避了以逐利为目的的投机行为。”
Q12.《老年之友》:恭和家园这种试点模式可以说是成功落地实践了,随着模式和服务内容的成熟,后续还有没有新的项目?在哪些方面有了借鉴呢?
A/王菲:
“随着恭和家园首个创新试点项目的成功落地,我们在北京城市副中心即将推出第二个产权式居家康养社区——半壁店恭和家园。这是北京市第二个,北京城市副中心第一个产权式居家康养社区。
在延续双桥恭和家园“产权+服务”模式的基础上,半壁店恭和家园的社区理念、整体规划、户型面积、运营服务空间、服务体系等内容将根据长辈需求进行迭代。这里有更具人文感的生活场域、更富同创性的共建平台、更多样化的户型面积、更加开放的美好生活能量场,融合专业的五星级康养服务、领先的生活理念、共创的生态系统、多彩的人文生活,打造一老一小生态型品质康养社区,为中国家庭提供一站式全生命周期康养解决方案。半壁店恭和家园项目即将面市,也欢迎大家持续关注。”
发表评论:
请遵守《用户条款及隐私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