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运的杨爷爷
78岁的杨爷爷本周的康复科目是上下台阶训练。当女儿看到爸爸能自己慢慢走下台阶,又转身走上去后,内心甭提多高兴啦!两个半月的时间,他从轮椅上站了起来,每天自己料理自己的生活,洗脸、刷牙、穿脱衣服、吃饭、上卫生间、开关门,为了适应自己居住的小区生活环境, 这是杨爷爷回家前最后两周的必修课。相比其他的偏瘫老人,杨爷爷是非常幸运的……
在卒中后遗症患者中,六十岁以上的老年患者占到了75%。随着年龄增大,身体各个功能退化,大部分时间卧床或在轮椅上。肢体缺乏锻炼,活动耐受力差,体能不断降低,生活在轮椅和床上两点一线的困苦中。
偏瘫康复的沟沟坎坎
绝大部分偏瘫老人和家属对脑血管疾病后的偏瘫康复缺乏了解,对康复后的结果认知不足,无法对自身的残疾现状建立正确的认知,难以坚持健康行为及康复治疗,有些半途而废,有些矫枉过正,多数留下肢体功能障碍,语言障碍,吞咽障碍甚至认知障碍,不仅自身变成失能,而且对老伴和子女的生活也造成严重的影响。
广源医养致力于帮助偏瘫老人跨越康复的沟沟坎坎:制定有针对性的“力所能及”的康复计划,注重防止再次发病、有效提升自理能力、矫正“废用”和“误用”、重建自立生活信念等,积累了大量经验。
全面评估
广源医养建立以生活为本的偏瘫康复评估体系,全面评估他的身心状况,按照个体病情状况制定针对性的康复训练计划,有效纠正“误用”、“废用”,挖掘潜力,通过合理的康复练习,循序渐进的增强杨爷爷的活动耐力和体能,进而实现提高站立行走能力和恢复自理能力。
广源医养特聘康复专家观点
目前在我国,处于后遗症期的患者大多没有经过早期正确的康复医疗,这与国外的情况有所不同。因此在我国所谓的“后遗症期”的患者,仍然有很多人可以从康复训练中受益,事实上他们大多被“废用综合征”和“误用综合征”困扰。有些是因为急性期后担心早期活动有危险而长期卧床,主动性活动几乎完全停止,造成肌肉萎缩,骨质疏松,神经肌肉的反应性降低,心肺功能减退等,时间一久就形成严重的“废用状态”。反之,相当多的患者由于缺乏正确的康复知识和正规的指导,早早的被架着下地“走”,结果是加重了痉挛,痉挛的运动模式强化和固定下来,形成了“误用状态”。
“废物”和“误用”都是后来形成的,经验表明:即使在后遗症期也可能通过较长的时间的康复性“矫正”,从而得到改善,身体的运动功能和个体的活动能力均可能有所提高,改善生活质量。
偏瘫老人的家属说:
杨奶奶含着眼泪回忆杨爷爷中风后在医院熬过的六个月,说:“本来女儿是把我们接到北京来松口气,女儿女婿尽尽孝心的。看来我们来对啦!我想不到他还能恢复成今天的样子!自己能出门上下台阶!我回了家要让我那个好朋友快点来这里康复!”
广源医养康复师说:
对于那些确实已不可能进一步改善运动功能的后遗症期患者,可以采取一切措施来改善患者的个体能力,使其获得最大程度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例如配置适当的辅具,安装环境控制设施等,最大程度提高其自主生活质量,使他们能自己料理自己的生活,包括洗脸、刷牙、穿脱衣服、自己吃饭、上下床、上卫生间、开关门等。
广源医养特聘医疗专家观点:
脑卒中的康复是小组性团队工作,一种多学科和交叉学科的工作方法,不仅要有专科医生、护士,还要有专门的康复治疗人员,矫形支具师,心理治疗师等。他们在康复师的领导下,共同对患者的生活活动功能恢复负责。
广源医养特聘心理专家观点:
很多偏瘫老人由于健康状况的突变、肢体的伤残使其不愿面对身体和心理的问题,更多采取消极的回避和屈服的应对方式来逃避问题,最终更加影响预后。
心理上的巨大变化,常见的包括性格孤僻,沉默少语,容易暴躁,焦虑、 抑郁、包袱感等。所以偏瘫老人的心理精神康复也很重要,要做好对症干预,帮助他们重建信心,主动适应和重建新的自立生活方式。
广源医养护理员的话
“偏瘫老人住进广源医养中心后,我们要做的是在老人的康复和生活中快乐陪伴他们。生活照料上耐心、细心,动作要“慢”“柔”,我们会经常鼓励老人每一个细微的自立尝试。看到他们一天一天的慢慢的自己能做很多事,真的很开心!”
广源医养 咨询热线:010—86221751 / 86221752
发表评论:
请遵守《用户条款及隐私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