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多是没有“治疗价值”的重病老人,被医院告知“时日无多”。
有的老人全身插满导管,被病魔折磨的身体干瘦而虚弱,疼得说不出话;有的终日卧床,失去自理能力。
昆明友康医养康复中心,住着几十位位这样的老人。他们人生的最后一程可能在此谢幕。
康复中心为他们提供的服务,不再是为了治疗疾病或延长生命,更不是加速死亡,而是尽可能减轻患者痛苦及其他的身体不适症状,改善生活质量,让每个生命带着尊严离开。
这类临终关怀服务已越来越多地得到人们认可。但身处病房里,临终病人还要克服一些常人无法想象的困难——疼痛、孤独、恐惧,还有死亡。
长期受肺癌病痛折磨的他身体瘦弱,双腿细而无力,站立都需要他人扶着。
年纪大加上有糖尿病,医生建议不做手术,保守治疗。去年肿瘤变大,高先生住进了首钢医院肿瘤科。
那时的他身上插了好几根管子——输液管、尿管、引流管,还有心脏监护器,整个人动弹不得。
一段时间下来,病情没有好转,每天只是拖着。不变的只有那些管子。
高先生趁着自己清醒时,不止一次和女儿说“难受”。当时病房里三个病人,加上护工、家属,最多时一个房间待7个人。高先生看到别的患者病重难受,自己心里更难受。
“今年年后医生暗示要回去准备后事了。”高先生女儿说。
治疗无望,回家也无法护理,在征得高先生同意后,家人把他从四楼的肿瘤科病房搬到8楼的特需康复治疗区。
南向落地窗帘拉开,就是摆放着藤椅和茶几的阳台。每天早晨他都会被扶着来到阳台吃早饭。
他的每一天都从清晨7时开始。肺癌晚期的他,因肿瘤变大导致胸部时常疼痛,疼得厉害时像针扎一样,他大口地喘气,有时甚至接不上气。有时半夜疼醒,护士赶紧喂她吃药,半个小时后才能缓解。
起床后,护工帮他擦洗完身子,推他到阳台吃早饭。早饭很简单,有豆浆、油饼,他吃得很慢,吃得也不多,得由护工喂。饭后他和女儿坐着聊了会儿天。
上午9时许,高先生在护工的帮助下回到床上躺下。再过一会儿,医生、护士就会来查房,询问吃药的情况。
高先生在这里没有再治疗,吃的都是止疼、调节神经的药,早晚各一次。有了药物控制,因肺癌引起的胸部疼痛可以缓解一些。
自从高先生住进特许康复治疗区,比起以往,他话少了很多,但精神看着还不错。脸上并不见太多皱纹,神志也比较清楚。聊起孙子孙女,他还能分清谁是谁,但稍远一点的事儿他已经记不清了。
他喜欢静静地坐着看电视,尤其是戏剧类节目和电视剧,看到喜欢的评剧演员新凤霞,他还会跟女儿、护工聊一聊。他看到电视上做油炸牛肉,还感慨:“馋了,但是咬不动了。”
在房间里坐久了,每天下午护工推着他在走廊里转悠几圈。
傍晚吃完晚饭,高先生泡了泡脚,又接着看电视。
一天很快过去了。
发表评论:
请遵守《用户条款及隐私协议》